每周策略 | 海外加息预期下修,静待4月业绩决断
2023-03-20来源:广发基金
上周陆续公布了1-2月主要经济数据,1-2月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2.4%,固定资产投资增速5.5%,其中制造业增速8.1%,基建增速12.2%,地产投资增速-5.7%;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3.5%。
上周市场继续出现回调,其中万得全A下行0.6%,沪深300回调0.2%,中小综指和创业板指分别回调1.1%和3.2%。行业方面,传媒、建筑装饰和计算机表现靠前,分别上涨5.9%、5.5%和4.5%。
(数据来源:WIND,统计区间2023年3月13日至2023年3月17日。指数过往业绩不代表其未来表现,也不代表本公司基金产品未来表现,投资须谨慎。)
宏观:1-2月经济数据呈现弱复苏,央行降准改善经济预期
上周陆续公布了1-2月主要经济数据,1-2月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2.4%,固定资产投资增速5.5%,其中制造业增速8.1%,基建增速12.2%,地产投资增速-5.7%;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3.5%。
整体而言经济数据有所回升,但呈现弱复苏特征。结构上有所分化,生产端,服务业明显回升,与人员流动和场景修复较快有关;受货运物流扰动和出口偏弱影响,工业生产表现则相对落后。需求端,投资和消费均好于市场预期,其中基建、制造维持了较高增速;地产销售和投资因为低基数及积压需求释放而出现了明显回升,社零消费中出行类及地产后周期消费的自发修复明显,汽车消费形成拖累。
1-2月经济回升主要可以归因于低基数(比如地产)、内生修复(比如场景消费)以及政策发力(比如基建、制造),也说明经济自发修复的动能仍在延续,但经济修复的强度并不高。
随后央行于3月27日宣布降低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0.25个百分点。央行降准也从侧面说明当前经济复苏的强度不大。此次降准预计会缓解短端利率上行压力,有利于长期流动性的释放以及降低资金成本。此外,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也更有利于之后的信用扩张。
A股:海外加息预期下修、静待4月业绩决断
近期金融系统的风险事件对美联储的加息进程形成一定掣肘,随着海外监管机构的陆续表态,市场开始形成美联储加息暂缓的预期,美债利率下行、美股反弹。国内弱复苏的经济数据出台后央行降准有利于市场情绪的改善,预计A股可能进入表现的“窗口期”。产业端,市场对人工智能、数字经济的情绪明显升温。业绩真空期,市场情绪的波动容易造成市场整体表现出现波动,我们仍然认为在弱复苏、海外加息逐步缓解的环境里均衡配置是更好的选择,无论是顺周期方向还是数字经济等成长方向,业绩的增长才是行情持续的核心保障。建议关注供需格局优化的顺周期细分方向以及业绩兑现度更高的高端制造和自主可控方向。
港股:对经济复苏结束的担忧暂时有所缓解
港股上周反弹,恒指涨1.0%,恒生科技涨5.2%。上周披露的1-2月经济数据不错,经济复苏仍在如期进行,只不过前期PMI数据披露时,市场已经意识到了这一点,已经在3月1日用大涨进行了反应,因此当上周更详细的系列经济指标全部披露时,市场反应平静。从目前的高频数据来看,3月经济仍继续恢复,同时去年3-4月因为疫情有低基数的因素,使得今年2季度各个经济指标的表观读数预计会很不错,市场对经济复苏结束的担忧暂时有所缓解。继续关注港股的长期配置价值。
美股:美联储后续或转向宽松
美股上周企稳反弹,最受益于流动性转向的纳指大涨4.4%。受美股银行股影响,美股VIX恐慌指数上周五又回升到了25的相对高位,下周美股市场表现或有不确定性。但美联储下周议息会议应该不会大幅加息50BP,可能只加息25BP,同时经过此轮银行相关事件,美联储后续或转向宽松,对全球股市带来中期利好。
风险提示:基金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本资料不构成本公司任何业务的宣传推介材料、投资建议或保证,也不作为任何法律文件。本基金管理人承诺以诚实信用、勤勉尽责的原则管理和运用基金资产,但不保证基金一定盈利,也不保证最低收益。基金过往业绩和获奖情况不预示未来表现。投资者在投资基金前应认真阅读基金合同、招募说明书、基金产品资料概要等基金法律文件,全面认识基金产品的风险收益特征,在了解产品情况及听取销售机构适当性意见的基础上,根据自身的风险承受能力、投资期限和投资目标,对基金投资作出独立决策,选择合适的基金产品。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