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 6月刊 1387次阅读 打印
字体
上一期 下一期
贝克的财商教育
 

  朱先生,40岁,朱太太,38岁,儿子贝克12岁。朱先生所学专业是金融,在银行工作,朱太太所学专业财务,在企业财务部工作,两人的专业和工作都是与钱打交道。由于夫妻俩的专业背景,他们很早就开始了对孩子的财商培养。

   多数人都知道IQ(智商)、EQ(情商),但可能很少有人知道FQ(Financial Quotient,财商)。诚然,IQ和EQ对人的成长和成功至关重要,而要想获得财务自由,FQ则更为重要。《穷爸爸富爸爸》的作者罗伯特•清崎说:“如果你不教孩子金钱的知识,将会有巨大的麻烦等着你们。”正如其他良好习惯的培养一样,对财商的培养宜早不宜迟。然而遗憾的是,学校教育体系对孩子财商的培养却很少涉及,因此这个重任就落到了父母的肩上。那么,父母应该如何培养孩子的财商呢?让我们先来看看这个家庭的财商教育计划。

教孩子认识钱

让孩子明白钱是什么

  朱先生夫妇认为,首先要让孩子明白钱是什么。为了让孩子明白钱的概念,他们每次给孩子买玩具时,都要带着孩子去买单。朱先生说,这样可以让孩子明白钱能够买到他们喜欢的玩具、零食等。在孩子能认识数字时,他们让孩子左手握着一张10元钞票,右手握着10张一块钱的纸币,然后告诉孩子左右两边的钞票是一样多的。这让孩子明白了“兑换”的概念。孩子的这个学习过程可以跟简单的算术学习一起进行。

  要让孩子能够认识到不同的商品有不同的价格,昂贵的商品必须付出更多的钱。不同的孩子也许对这些概念的掌握程度会有不同,父母可以通过与孩子的日常沟通掌握他们的接受程度,并根据孩子的接受情况进行有意识的培养。越早让孩子们理解这些概念,越能帮助他们理解外面的世界。

让孩子理解钱是怎么来的

  知道了钱的概念后,第二步就是让孩子理解钱是怎么来的,教会孩子钱是劳动挣来的。相信很多家长都觉得让孩子承担家务,并给予适当金钱作为报酬,是培养孩子树立通过劳动挣钱的意识的好方法。在这点上,朱先生有着不同的见解。他说:“对孩子承担所有家务劳动都给予报酬可能并不是一个好办法,我觉得应该是在孩子承担额外家务劳动时才给报酬。比如,对贝克打扫自己卧室卫生的行为进行奖励是不可取的,本来打扫卧室卫生是孩子应该做的事,但我们的奖励可能让其以为他本来可以不做,或者故意不做而等待家长的示意,这样反而会培养贝克懒惰的坏习惯。”

  对于其他家务,家长也应该让孩子明白:作为家庭一分子承担适量家务是应该的,是责任感的体现。对孩子承担“适量”的家务劳动而给予报酬也是不可取的,要让他明白只有超额劳动才能获得报酬。比如,可以通过家庭协议的方式分配家务,而当其承担了额外家务时给予报酬。另外一种可行的方式是,鼓励孩子走出去,发挥孩子的想象力,为别人提供劳动赚取报酬,比如卖报纸,或者为邻居做家务等。但要注意与其年龄相适应。

零花钱适量并形成纪律

  既然当孩子完成额外家务时才给予适当的报酬,那么是否还给孩子零花钱呢?朱先生认为,作为体现家长抚养责任的一部分,定期给予孩子适量零花钱是合适的。不过在给孩子零花钱的过程中也要把握几个原则,一个就是要适量,至于多少是适量,这取决于父母认为孩子在当前阶段应该有哪些开销。不同的年龄段也不一样,这些家长要心里有数,比如对于12岁的贝克他们会把买衣服的钱计算在零花钱内。第二个就是要形成纪律。朱先生带贝克逛商场的时候让贝克自己为其喜欢的东西买单,并告诉贝克自己的花销必须控制在零花钱的范围内。

>> 下一页:教孩子使用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