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念篇
负利率时代,为投资寻找新"篮子"
 
·故事篇
钱袋子,基金定投的好帮手
 
·技巧篇
负利率时代应调整投资组合
- 多数基金跑赢通胀
- 四季度如何调整投资组合
 
·策略篇
负利率下保守型投资者
                理财三策略

- 负利率带来的困惑
- 负利率下如何投资“不被亏”
 
·实战篇
养老别等退休再打算
               越早投资越好

- 20岁-30岁,越早投资收益越大
- 40岁-50岁,增强资产的安全度
 

·休闲一刻
加入“我爱我家”定投俱乐部,
               畅享四重好礼

小调查:你是否处于职场停滞期?




  “现在还能买房子吗?”“黄金价格会不会跌下来?”“哪种艺术品值得投资?”眼下,这恐怕是大部分手握现金、到处寻找投资渠道的普通百姓最为关心的问题。

  面对不断创出新高的CPI,走进“负利率时代”的中国人不再甘心于让个人资产躺在银行中“缩水”。在各类投资市场冷热不均的背后,中国理财市场产品和渠道过于单一的缺陷再度暴露出来。

  “负利率”下储蓄“大搬家”

  1988年100元面值人民币刚刚开始正式流通的时候,曾引来不少的抱怨。“面额太大,出去买东西小贩都找不开,很不方便。”22年后的今天,众多网友却开始盘算:现在的100元还能买点啥。网友“阿桂哥”在微博上说:“如今100元等于30斤米,或8斤猪肉,或6斤牛肉,或一个月的电话费,或半只阳澄湖大闸蟹,或15.5升93#汽油。”

  无奈的自嘲背后,是不断增长的通胀压力带给民众的无奈。加息后2.5%的基准利率相比10月份CPI4.4%的同比涨幅,负利率不再只是报纸上的数据,更是老百姓日常生活中的切身感受。央行报告显示,在加息的背景之下,10月居民储蓄存款反而锐减7003亿元,刷新单月降幅历史纪录。虽然由于假期等因素,10月份一直是每年存款下降较快的月份,但如此大规模的储蓄“搬家”,却仍属罕见。中国证券登记结算有限公司的数据则显示,10月股市新开户数达到117.3万户,新增基金开户数为21.9万户,环比增幅均超过10%。

  不过,在理财愿望日渐强烈的同时,不少人也面临找不到合适投资渠道的困扰。在上海投资实业的杜先生说,“现金放在银行的确会 ‘缩水’,但股市变幻莫测,楼市前景不明,金价又涨得那么高,现在盲目投资可能损失更大,我想再等等。”观望——这或许是许许多多和杜先生一样的普通百姓眼下共同的心态。

  为投资寻找新“篮子”

  “中国人的储蓄率是世界最高的,存款比例相当于GDP的50%以上。我们或许不会去抢购白菜,但是可能会去抢购房子或者其他资产。”中国经济改革研究基金会国民经济研究所所长樊纲如是说。基于以上考虑,樊纲认为,这些钱应分散到各种投资领域中,而首先就是应

  该拓展投资的渠道和机会。

  “不要把所有的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这或许是每个人都耳熟能详的投资金律。而在投资渠道仍显单一的中国,怎样为投资者寻找到更多合适的“篮子”,已经成为各类资产管理机构的挑战。

  “从理财角度看资产分散是比较安全的,我建议将部分投资转向海外。”时富金融大中华区董事总经理黄思佳说,在全球高通胀的背景下,印度、巴西等高增长国家都是投资的好选择。不过,黄思佳也提醒说,投资海外仍可能面临诸多风险,尤其是人民币升值等带来的汇兑损失风险。

  来源:(节选)新华社

>> 下一篇:钱袋子,基金定投的好帮手

如果您对我们的工作有任何宝贵的意见和建议,请致电广发基金客服 951058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