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最受益于农产品涨价的农业巨头
“农产品还有十年牛市”
《中国经营报》:你提到农产品涨价的大背景是宽松的货币政策,但如果全球开始收紧货币,是否会改变农产品价格上涨的趋势?
潘永华:首先,我们判断宽松的货币政策在短期内不会改变。美国最大的问题是房地产价格下降太多,希望抬高房价。现在房价有所反弹,但不是很强劲,经济还比较脆弱,失业率还比较高。与此同时,发达国家的负债已经很高,假设它提高实际利率,它的负债将会变得更多。这意味着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它们会维持实际利率很低甚至是负的情况,收紧的可能性不是很大。
而在全球货币政策保持现状的情况下,农产品的价格上涨还是有很大空间。退一步看,假设紧缩货币政策提前到来,农产品基于货币因素驱动的涨幅会减少,但行业本身供需不平衡驱动价格上涨的原因还在。农产品价格上涨的趋势不会改变,只是上涨的速度和幅度会放缓而已。
《中国经营报》:有商品大王之称的著名投资人罗杰斯说“买黄金不如买大米”,“农产品还有十年牛市”。在你看来,未来农产品的上涨空间,究竟有多大?
潘永华:现在很多海外对冲基金看好农产品。最有代表性的是罗杰斯,他在年初时就提出买黄金不如买大米,并预测“将会出现一个延续长达10年的农产品牛市”。在他看来,这轮周期中,农产品的涨价滞后于黄金,黄金已经涨了很多年,农产品价格刚刚启动,价格还没体现应有的价值,估值还是偏低。以白糖为例,虽然糖价已经涨了很多,但离合理估值还差50%。
事实上,罗杰斯认为农产品比黄金好,最大的理由是全球农产品的价格一直被低估,增值潜力超过黄金。罗杰斯跟踪商品的时间非常长,他参与了70年代的大宗商品牛市,并在1998年精准地预测全球大宗商品价格将要经历大牛市。当时,石油价格最低才15美元,没有人相信他。他推出国际商品指数,第一年还亏了17%。但事后证明,他确实看得很对,只是早了一年。罗杰斯的人生经历两轮商品牛市,这很难得。他的判断,还是有参考意义。
投资最受益的巨头
《中国经营报》:黄金是投资者更偏爱的品种,广发基金为什么选择农产品来抗通胀?
潘永华:投资黄金已经经历高潮,到了高位区,也许相对空间会小一点。相比之下,农产品是战胜通胀的好品种。过去30年,农产品平均每年涨价7.5%,相比CPI每年5%的涨幅高出2.5个百分点。30年累积下来,假设物价从1元涨到4.3元,农产品价格则从1元涨到8.3元,收益相差近一倍。农产品价格上涨是长期趋势,如果能投资受益于涨价的农产品,战胜通胀的效果会更好。而国内还没有这种产品,广发推出首只全球农业指数产品,能给投资者更多选择。
《中国经营报》:农业范围很广,广发全球指数主要投资哪些类型的企业?
潘永华:提到农产品,投资者首先想到的是农民兄弟。但广发全球农业指数投资的并不是农业种植,而是最受益于农产品涨价的上游和下游企业。上游提供农业生产资料,包括高科技种子、钾肥、磷肥、高科技农药等;下游则是流通商、加工商和食品品牌商。农产品涨价,真正受益的是上游和下游,而中游的农民最不受益。
为什么呢?这跟产业的集中度和话语权有关。农民以个体方式进行农业生产,非常分散。这造成它在整个产业链中话语权比较低,没有定价权。而处于上游和下游企业,因为他们可能控制了20%甚至更高的市场份额,有很强的定价权。以农业所需的化肥为例,钾肥和磷肥在世界上的分布不均匀,少数几家企业控制矿产资源,所以它可以有很大的定价权。过去十年,钾肥价格就涨了7倍。
潘永华简介:
广发基金总经理助理,哥伦比亚大学金融学博士,持有中国证券业执业证书,15年以上证券从业经历。曾任职于美国雷曼兄弟公司(纽约),巴克莱投资银行(纽约),法国巴黎银行(纽约),BASSINI PLAYFAIR WRIGHT(纽约)和SAC资产管理公司(纽约),从事证券研究、交易和投资工作。
小贴士:首只投资农业的指数基金——广发全球农业指数
广发全球农业指数是国内首只、也是唯一一只投资农业的指数基金,被动跟踪标普全球农业指数24支成份股。其中,农业生产前阶段的生产资料如种子、化肥公司有9家,占比42%;产后阶段以粮油加工、贸易为主的公司有5家,占比23.88%。它囊括全球最大的钾肥和磷肥公司——加拿大的PotashCorp和美国Mosaic,全球最大的三文鱼供应商——挪威Marine Harvest,全球第二大糖的生产商——英国联合食品公司等农业巨头。标普全球农业指数过去7年的年平均涨幅超过20%。自2009年至2011年4月29日,指数累计涨幅为88.69%。
彭博资讯数据统计显示,截至2011年4月30日,标普全球农业指数自2009年以来的累计涨幅为110.07%,年化收益率37.45%。而同期上证综指累计涨幅为59.9%,年化收益率22.28%。标普全球农业指数表现优于上证综指50.17个百分点。

来源:[中国经营报记者:卢远香]
>> 下一篇:震荡市场下的两大投资应对策略 |